台灣終於出版《惡魔噬食的靈魂:北九州連續監禁虐殺事件》,讀來十分震撼,又可與過去其他文本諸多對照。故隨筆紀錄,寫下 2021 年對於人性對於懸案的另一種認識。
那些令人發問「為什麼」的懸案
我十分著迷懸案,著迷到甚至想以台灣 5 大懸案為藍本,串成一部小說。寫作計畫停擺了,但心裡老是掛念著。
想以這些案件為做為小說情節,並不是為了獵奇,我猜最終也只是想給那些懸而未決的案子編寫個答案,聊表安慰。
最著名的電影《殺人回憶》,男主角宋康昊凝視鏡頭的最後一幕好到不能再好,那肯定也是許多人的凝視:我們沒有忘記。這部電影看了六七遍,怎麼也沒想到電影上映後的 16 年,真兇落網了。(還記得當天很有一種了了一樁心事之感)
據說真兇尚未落網時,也看了好幾次《殺人回憶》。
要說那些讓我掛心、深怕往生前仍盼不到水落石出的案件,無非是彭婉如女士、洪若潭及花蓮五子命案。有太多想不透的為什麼,梗在心頭豈止難受。
然而最近對於「懸案」的定義有了另一種解讀。它不單指真兇未明,而是即使犯人已經落網服刑,仍不禁讓人想問:「為什麼?」
北九州監禁殺人事件便是其一。
《惡魔噬食的靈魂:北九州連續監禁虐殺事件》的起源,也正是一句「為什麼」。
《惡魔噬食的靈魂:北九州連續監禁虐殺事件》:為什麼不逃跑?
北九州監禁殺人事件,是一宗發生在 1996 年至 2002 年間,發生於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的兇案與非法監禁案。一對情侶(松永太與緒方純子)監禁 7 名被害人超過半年,其中 6 名死者包含緒方純子的父母、妹妹一家四口。
他們被集體監禁,即使過程中有多次外出機會卻沒有合力逃走,反而彼此殺害,甚至協力完成分屍毀跡的作業。
從頭到尾,松永太都沒有親自動手。
網路關於這則案件的新聞相當多,畢竟太過離奇,多半以一種獵奇心態去報導這起案件(包括我自己,起初也是抱著獵奇心態大量翻看相關資料),或者聚焦在虐殺監禁殘忍手段,很少有對於受害者心理有全面的爬梳與理解。
《惡魔噬食的靈魂:北九州連續監禁虐殺事件》則是一本非常完整的紀錄,梳理整個案件來龍去脈與時間軸,並且列席旁聽審判過程,對緒方純子進行深入採訪。
別具意義的是,作者豊田正義擁有長年採訪家暴案例的經驗,提供這起案件另一種視角:
簡言之,他並非將緒方純子看成嫌犯或共犯,而是以「被害者」的角度去理解她。
理解緒方純子,才有機會理解整起事件的癥結。這些被監禁的受害者,包括緒方純子,其實都有過不少可以逃脫,或者合力反抗松永太的機會。聽聞者總忍不住要問:
作者豊田正義帶著同樣的疑問旁聽了審判,根據他自身的觀點寫下這本書。在獵奇、審判結果、毛骨悚然的案件情節之外,梳理出一條緒方純子如何從被電擊、施虐、恐嚇威脅逐漸失能,親手葬送家人並加以分屍。
作者前言開宗明義便寫道:
這種犯行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,也可視為松永由一般家暴男性「進化」成罕見連續殺人犯的過程。
《惡魔噬食的靈魂:北九州連續監禁虐殺事件》
雖然作者稱松永太為「天才殺人魔」,然而,倘若能夠看見這個「天才」的原型,實際是並不罕見的家暴男性;而他不沾一點血就讓一家人互相殘害的「心理魔術」,褪去華麗外衣後不過是家暴者常見的心理暗示。那麼,也許能洞察案件最最悲哀的核心:
心理支配的最後一步:摧毀人際網路
至此,最令人好奇的無非是緒方純子一家明明具備程度上知識水準(其中緒方純子的妹夫還擔任過警察),為何被松永太支配至失去自我意志?他們的心理狀態歷經多少曲折?
作者提及一本研究受虐與被監禁者心理創傷的經典著作《從創傷到復原: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》(Trauma and Recovery),作為詮釋北九州事件的突破口。
說來很巧,這本書我剛讀完不久,作者創傷權威茱蒂絲·赫曼(Judith Herman)博士以性侵倖存、家暴倖存者、退伍軍人為主要研究對象,精準掌握施虐與受虐者之間的情感依附關係,梳理暴力行為如何逐步瘀成一塊無以為繼的「創傷」,「創傷」又將透過哪些形式展現在受害者的行為,長久盤旋糾纏受害者的生命。
有時候我們面對一樁前所未有的悲劇或事件,總急著要一個答案一個解釋,例如有人認為北九州案肇因是受害者產生斯德哥爾摩心理。
倘若讀過《從創傷到復原》,大概會發現這樣的詮釋太過粗糙。創傷的形成是有時間性的,像一道體內的龍捲風,從小小的氣流颳為毀天滅地的風暴。
書中〈囚禁〉一章談及「心理上的支配」寫道:
高壓手段要能成功控制他人,基本作法就是系統性地重複施加心理傷害,技巧性地分階段解除受害者的權益和人際連結。心理控制就是專門用來灌輸恐怖和無助感,摧毀受害者人際關係中的自我感。
《從創傷到復原: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》頁 141
讀到此處,第一時間想到的,就是北九州案。因此,看到《惡魔噬食的靈魂》作者引用這本書,才這麼有共鳴。
過去我只模糊感覺家暴會帶來恐懼,了解北九州案後,才意識到上述引文有許多關鍵字:
- 系統性重複
- 分階段
- 解除受害者權益和人際連結
- 無助感
- 摧毀人際關係中的自我感
松永太開始對緒方純子露出真面目時,先是暴力相向、反覆電擊施虐,接著是用香菸在緒方純子胸口燙出「太」,下一步則是命令緒方純子打電話給親人朋友,松永太在一旁用紙筆指示,逼迫緒方純子對著話筒拋出咒罵言論,造成親友對她的反感。
最後這一步尤其關鍵。如同茱蒂絲·赫曼博士所言:
想達到最後階段,在心理上完全控制受害者,就要迫使她違反自己的道德原則和背叛她的基本人際網絡。在心理上,這是所有高壓技巧中最具殺傷力的。
《從創傷到復原: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》頁 150
完全支配緒方純子之後,松永太再藉由「家醜不可外揚」的心理進一步蠶食鯨吞緒方一家人。(延伸閱讀:說出故事與讓出故事的人:讀《地下鐵事件》與《衝破封印的心靈魔物:奧姆真理教事件未解之謎》)
從創傷到復原
緒方純子遭松永太控制足足 20 年,人生從此荒腔走板。破碎成灰的意志可還有重新拼湊的機會?
茱蒂絲·赫曼博士提出「復原三階段論」:建立安全感、回顧與哀悼,最後亦是最重要的環節:「重建人際連結」。
由案件審判過程及結果,或許可看見一絲曙光。
案情曝光後,松永太及緒方純子一審皆判死刑。
作者豊田正義持續以「支援者」的名義寄書給牢中的緒方純子,兩人也有書信往來及面會;支援性暴力受害者的女性團體「NO!SH」四處奔走對緒方純子展開救援行動;二審時律師團積極闡明性暴力實際狀況,為緒方純子進行心理鑑定的醫師出庭作證,說明在長久虐待下「自己的價值觀將被虐待方的價值觀所取代」。
二審,松永太維持死刑,緒方純子則減刑為無期徒刑,審判長言明要她「以餘生度過贖罪生涯」。2021 年此案進行三審,兩人維持原判決。
這個判決的重大意義在於,並非僅以犯行求處責罰,而是真正釐清此案件難解的核心予以審判。或許,讓更多人辨識此案本質,它看似前所未聞,實則社會處處都有類似的家暴種子正在醞釀。
於是我以為,《惡魔噬食的靈魂:北九州連續監禁虐殺事件》與《從創傷到復原: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》搭配閱讀相互參照,才能脫去獵奇的眼鏡,了解一個人,如何從一個完整的人被摧毀得支離破碎。
如同緒方純子所言:
就算是在拘留所中,只要能與其他人交談,對現在的我而言就是最快樂的事。
《惡魔噬食的靈魂:北九州連續監禁虐殺事件》
理解,將是重新連結的開端。復原,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功課。
延伸閱讀:《食人錄》:我們並無二致
延伸閱讀:捷克紀錄片《我 12 歲,你介意嗎?》:沒有人介意,也沒有人抱歉
延伸閱讀:《最討厭的哥哥死了》:一個人能活得不討厭,是運氣吧